P_20150422_153218  

 

Hello~~大家好~~

看到麵包機選購那篇文讓平常都在潛水的我這次浮出水面呼吸一下

我的麵包機是富士電通FT-B1013

當初在momo用兩千找二十的價格購入(現在有促銷價,買下去也是同樣的價格)

 

在四月底的時候購入的,使用到現在大約三個月半左右

 

先跟大家說因為使用了三個月半個關係我的廢話會很多,大家挑喜歡看的看就好了XDD

 

 


 

 

殘酷的醜話先說在前頭

 

1.一鍵出來的成果不好吃,要多花點心思

 

2.只有單管加熱,所以成品烤好上面都會白白的,要上面也上色,烤好後放在裡面保溫10分鐘以上,要皮薄頂就白…要頂上色…皮就厚.....

 

3.不要夾厚的冰寶在內鍋跟機器中間,因為我之前夾過發現機器燙的不得了,都可以烤人肉了,可能是因為夾冰寶的關係導致內鍋不正有點歪,軸心在旋轉攪拌的時候產生嚇人的高溫

 

4.要認真看完說明書在做,其實我這幾個月以來用最多的是 “11生麵糰“這個功能,但是我現在翻說明書,發現我錯了…11這個功能後半段有9分鐘的熱揉麵,麵糰打好的溫度最好控制在25~27度,雖然後半段的9分鐘我都沒發現它有熱度,但是夏天溫度高還是要注意

 

5.烘焙溫度在100~110度,雖然不知道其他牌子怎樣…但是這台的烘焙時間給我的感覺需要比較久,不能照著網路上看到的食譜去設定烘焙時間

 

6.上蓋子蓋起來的時候沒有緩衝,如果沒有用手慢慢的關上會很大力的"碰"一聲,剛開始的時候被嚇過好幾次

 

7.很吵。千萬不要在深夜時攪拌麵糰,入夜後攪拌的聲音蠻大聲的,就像一台小型洗衣機一樣

 

8.內鍋再攪拌麵糰的時候頗晃的,麵糰拍缸的時候更是刺激,但是會晃僅限於內鍋,基本上整台機器還是很穩的,攪拌時聲音大跟內鍋在晃有很大的關係

 


 

以下是廢話多的奮鬥故事

 

P_20150423_171935  

打開箱子裡面就是有一台麵包機,把麵包機的蓋子打開看配件有:量杯、量匙、提去勾、攪拌葉片

還有一本很陽春的說明書

我看momo網頁跟google上找到的少量心得文  

他們的內鍋和攪拌葉片是黑色的,而我拿到是金色的,不知道差別在哪裡

 

P_20150811_204514  

(忘記量匙了...)

 

剛拿到手我決定先來試試說明書裡面附的食譜

P_20150810_145536.jpg  

 

P_20150423_172326  

忘了是什麼階段投入葡萄乾了,不過後來看說明書才發現我太早投入了XDD

 

那天我將葡萄乾投入之後就出門探病了

回來的時候麵包已經完成了

我沒算時間,不知道在麵包機裡面保溫了多久

 P_20150423_212408  

第一顆麵包成品長這樣

 

 

吃過之後的感想是:我放棄一鍵完成!!

 

 

說實話口感…不知道用什麼來形容

介於麵包跟粿之間…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形容才好

然後乾乾的…………

那天我爸剛好在吃芒果,還切了半顆的芒果放在我的麵包上,還是覺得乾………

第一顆麵包…我媽吃了一片,我爸跟我妹連一口都不吃…… 

其餘的都進我肚子裡

後來冰過之後拿出來烤,抹上果醬…口感還是有點......

 

當初買這台真的只是想當作玩具玩玩看而已

可是這麼大一台玩具被我媽發現

我媽很高興問我  

是不是要做麵包給她當上班時候午餐

 

那個週末我硬著頭皮,上網查食譜,做了她喜歡台式麵包

當時非常克難,用保鮮膜鋪在桌子上、用大創買的兩光磅秤秤麵粉、用磨芝麻的小棒子當桿麵棍,一次還做了六顆麵包

幸好成品看起來還可以

大概是新鮮感的關係,我媽跟我說好吃

2015-05-01-21-15-28_deco  P_20150426_171523  

(青蔥麵包跟鮪魚pizza)

 

 

P_20150517_221332  P_20150517_221731  

 

(圓形長相怪異的麵包是那時候很流行玫瑰花饅頭,結果我異想天開想要做玫瑰花麵包XDDD

偽長頸鹿麵包,其實是編麻花捲起來,巧克力的部分其實我在麵糰裡面丟了兩塊甜死人沒人要吃的巧克力蛋糕…結果評價不錯)

 

 

 

 

不過新鮮感過了就跑出她歪嘴雞的本性了XDDD

她開始嫌棄我做的麵包不好吃

為了她  我開始上網查資料

 

上網找了簡易湯種法來嘗試

P_20150501_183214 P_20150501_200635

(裡面捲了起司跟火腿)

剛出爐的吃起來QQ的還不錯

我還用這方法做了幾顆麵包送人

P_20150501_214430 P_20150501_214456  

 

 

 

知道有人很在意能不能打出薄膜,答案是可以的

 

 

 

 P_20150508_220930 P_20150512_221257  

(放了很多料的小pizza跟捲了煮過的蘋果的麵包)

P_20150514_145251  

(蘋果麵包剝開樣子)

 

 

我媽歪嘴雞又跟我抱怨了:麵包很乾!很硬!

所以我從餡料下去著手

那時候天氣變熱了,我在查資料的時候發現到麵糰打好的溫度不能太高,我夾了冰寶

下場就是我在前頭說的那樣

 

後來找到一個不錯的辦法

就是打十分鐘,內鍋拿起來去冰箱冷藏十分鐘,在繼續打十分鐘,這樣重複直到滿意為止

詳細請看這裡:http://jennypei.pixnet.net/blog/post/104881352

 P_20150516_165405P_20150516_165413  

(中間夾馬鈴薯沙拉、小雞塊起司、抹了厚厚美乃滋的肉鬆麵包)

 

用餡料來遮掩麵包本體乾的做法是錯的!!

沒錯!!當時我鬼打牆了!!竟然會想用餡料來遮掩麵包本體乾硬的事實!!!

歪嘴雞繼續跟我抱怨麵包很乾

我爸更是直接打擊我

要我去問麵包店方法

什麼改良劑給它加下去,好吃比較重要

做著玩的東西竟然讓我感到壓力很大……

 

後來我才明白  湯種冰過後的麵包會乾很快

 

 

我開始瘋狂的Google找方法

 

發現冷藏(低溫)中種 可以嘗試!!!

人家的吐司都軟到會下腰了!!!

再跟我抱怨我就真的要吐血身亡了!!!

http://mindy3210.pixnet.net/blog/post/99507501

http://marieli518.pixnet.net/blog/post/30090405

 

這個辦法救了我一條命,不吐血而亡了

 

P_20150603_175901  

(把水換成了胡蘿蔔汁所以麵包黃黃的,裡面還捲了火腿跟起司)

 

歪嘴雞跟我說麵包好吃很多,軟很多

老天啊!真是讓我內牛滿面啊!!

於是我為了更保險,我加了小麥蛋白粉

 

P_20150811_204551  

比例大概是250g的高粉加20g的小麥蛋白(建議麵粉量的5~6%)

http://yeachen.pixnet.net/blog/post/38917107 (←詳細請點)

 

 

歪嘴雞稱讚這樣的麵包很軟很好吃

所以一直到現在我都是用這方法

P_20150605_203728P_20150612_220203  

(用這方法做的一些台式麵包,裡面包什麼我忘了)

 

P_20150619_204231

(這裡面是黑糖地瓜,滿軟的會下腰)

 

P_20150626_230528

(狗頭麵包,被融化的巧克力燙到吱吱叫,所以畫的四不像…)

 

 

這個禮拜嘗試低溫發酵法

結果怎樣要這禮拜歪嘴雞吃過才知道

但是跟冷藏中種用手按壓比起來

冷藏中種比較軟…

之後再來補歪嘴雞的心得XD

P_20150808_002506 P_20150808_002602 P_20150808_002610

我放在有扣緊的便當盒裡面發酵,但是隔天一看,有一些麵糰從縫隙中擠出來 

把那些擠出來的麵糰打濕滾圓後做了一顆小麵包(就是上面兩張被撕開的麵包)

我在撕開這顆小麵包的時候需要一點力氣,麵包吃起來滿Q的,不過還不知道歪嘴雞評價如何

 

從換到冷藏中種後,麵包剝開的牽絲可以拉很長,冷藏發酵的牽絲也不錯

 

 

※※※試驗結果歪嘴雞的嘴巴分不出冷藏中種跟低溫發酵的差別,如果趕時間可以直接嘗試低溫發酵就好※※※

 

 

除了麵包  我還做過包子,醜醜的就是了(羞)

P_20150612_215416

歪嘴雞們的評價是 好吃  

 

 

 

三個半月的奮鬥史就到這邊,其實做過很多麵包,不只圖片這些,不過我整形的功力很差,所以長的都差不多XD

 

 

 

 


 

補充:

我…從湯種後段都是用後油法,用的還是液態油

我的油沒有到處噴濺,因為我用保鮮膜蓋住內鍋XDDD

照著食譜的量液態油可以麵糰順利吃進去,我在操作上是沒問題的

至於我為什麼沒有嘗試65度C湯種是因為我覺得很難算,還在新手村的階段啊~~

 

醜話裡的第2點上面沒有上色的問題,把照片放在補充這裡

P_20150513_001918 P_20150513_002201  

要皮薄頂就白…要頂上色…皮比較厚

 

還有不知道是不是我操作的問題內鍋底部的兩邊常常會黏有一點點薄薄的麵粉,就算成糰了那薄薄的麵粉也黏不上麵糰,要自己拿橡皮刮刀去弄下來

IMG_20150811_204925  

(在我畫圈圈的地方常常會卡一點薄薄的麵粉)

 

麵包機變成泥巴機(點這)的問題我沒遇過,我很注意都照著說明書的順序放

 

這台麵包機暫停的時間只有十分鐘唷~~~十分鐘一到也是不等人的喔~~~

"取消"要確實的按,把插頭拔掉,插電回去行程還是會繼續跑喔~~~

 

※※※8/19補充

關於前頭醜話的第4點

後來我做饅頭攪拌麵糰的時候用"14慢速揉麵",雖然說明書沒有說到這行程會"熱揉麵",但是我明確的感覺到麵包機在發熱,整台機器熱烘烘的...超溫暖....

所以我又用回了"11生麵糰",雖然說明書有說到,但是我一直以來都沒有感受到它後半段的"熱揉麵"

 P_20150810_145332.jpg  

 

※※※10/24補充 

天氣冷了…回頭檢視一下打麵糰這部分…

發現“11生麵糰”這功能的後半段有溫度…暖暖的…

可能是之前天氣熱給我的錯覺OTZ

 

之後夏天的終極大絕招可能就是…

 

前10分鐘打一打  >  把行程終止  >  內鍋整鍋放冰箱10分鐘  >  放入機器裡再來一次前面的10分鐘

 

後半段的熱揉麵就給它不用吧…

 


 

 

心得:

 

我這三個月半以來感覺像過了半年…

征服機器同時要征服我媽那張嘴…

 

這台是不是適合想要一鍵完成的懶人,真的要好好考慮

 

直接在機器裡面烤,烤出來上面都白白的....讓我有點想換雙管加熱的胖鍋

想要省錢不買攪拌機,可以考慮買來揉麵糰是沒問題的啦~~

不過代價就是需要自己勞動點拿出來擀捲、整形

還有多花點時間google查資料,慢慢試自己喜歡的口感跟口味

 

讓我想到之前在相機板看到的理論

機器可以買好一點,出來的成品不好可以確定不是機器的問題

(如果你很有興趣確定自己不是玩玩,可以考慮一下這段廢話)

 

我自己倒是有點小慶幸沒花很多錢買麵包機,因為麵包機對我來說是便宜的攪拌機

目前除了攪拌麵糰、烘焙  其餘的功能都沒有用到

因為從開始做麵包後家人就開始點餐,蛋糕、餅乾、慕斯.....

為了滿足這一家子歪嘴雞們購入很多烘焙用的工具$$$

 

還有要抱怨一下廠商怎麼那麼喜歡搞那種假的開箱心得文...(在考慮要不要買這台的時候被騙過多次

太笨了!!!找部落客寫個試用文的效益還比較大,不然就是在食譜社群網站放食譜也是不錯的選擇啊!!

 

 

 

好的~~~~~~

謝謝大家看完這篇長長的廢話

我要沉回水面下繼續潛水了~~~~

有任何關於這台的問題可以問我,能幫得上忙的我一定會回答

回答不出來的...可能就要請你自己去問廠商囉XDDD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mSeais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